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中国宪法年刊(2008)

发布日期:2010-03-31   作者:许崇德,韩大元 主编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09年8月   点击量:1017

内容简介

《中国宪法年刊》(2008)在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的具体组织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编辑完成。年刊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主办,由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名誉会长许崇德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会长韩大元教授主编。为了进一步提高年刊的学术水准,扩大学术影响,根据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的决定,对《年刊》的编写原则、选稿程序等做了部分调整。在本年刊编辑完成之际,对年刊编辑的有关事项作如下说明。

第一,本年刊第一部分为“年度论文选编”,由两部分组成。从2008年召开的宪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中选择一部分论文载入本年刊之中,保持了往年编辑年刊的传统。按照学术委员会规定的程序,本部分的论文先由年会承办方四川大学法学院组织专家从年会的论文中,按照一定标准选择并提供给编辑部,由学术委员会最终决定采用。2007年年刊第二部分是“年度论文精粹”,从已公开发表的年度论文中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论文。考虑到年刊论文的学术原创性和年刊可容纳的篇幅,经学术委员会研究决定不再保留“年度论文精粹”栏目,从专门为年刊撰写的论文中由学术委员会按照一定标准最终确定。

第二,本年刊第二部分为“年度重大学术研讨会综述”。此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综述;二是重大国际宪法学研讨会综述;三是国内宪法学研讨会综述。

第三,本年刊第三部分为“年度国外宪法学研究综述”。自年刊出版以来,不少从事宪法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希望更多地了解年度国外宪法学研究动态,增加本部分的篇幅。本年刊在前三年年刊的基础上增加了本部分的篇幅,约请在国外任教、留学或学术访问的学者撰写年度宪法学研究的基本状况。介绍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赞比亚等。在此,特别感谢给此部分提供稿件的各位作者。

第四,本年刊第四部分为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地方宪法学研究会学术活动以及其他重大学术活动。

第五,本年刊最后部分为“年度宪法学研究相关资料”。本部分是从2007年刊开始增加的,其目的是为宪法学研究者提供了解2008年我国宪法学研究进展与基本状况的信息,掌握宪法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资料。需要说明的是:(1)由于受资料收集方面的局限,年度著作、论文的收集可能有遗漏的部分,敬请作者谅解;(22008年度博士生论文目录是由部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提供给编辑部的,本学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包括宪法学和行政法学方向,因本年刊为“中国宪法年刊”,故只收集了宪法学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目录;(3)著作、教材、论文均为2008年出版和发表;(4)因年度论文数量比较多,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编辑部根据宪法学的一般体系作了初步分类。

目录

一、年度论文选编

 宪法学60年发展经历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宪法学

 中国财政立宪30年回眸

 论依宪执政的内涵及其完善

 社会建设的宪法学意义

 “基本法律”制度背后宪法价值的困境

 基本权利主体诸能力

 言论自由是否可以剥夺

 公民监督权:学理、规范与实现路径

 知情权、商业秘密与信息公开

 论健康权的功能与国家义务

 国际劳工组织视野下的罢工权的法律保护

 我国紧急状态宪法条款的再思考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转型期特征及其法治走向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保证宪法实施中当有何为

 改进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的思考

二、年度重大学术研讨会综述

 年度国内学术研讨会综述

 国际宪法学协会伦敦圆桌会议综述

 国际宪法学协会安道尔圆桌会议综述

三、年度国外宪法学研究综述、

 美国宪法争议及方法:2008年评述

 德国国家法学2008年研究综述

 英国宪法学研究2008年综述

 法国宪法学研究2008年最新动向

 意大利宪法学发展综述:2008

 日本宪法学界2008年学术研究综述

 韩国宪法学发展的回顾:2008

 俄罗斯宪法学界关于“十月革命前俄罗斯有无宪法”问题的研究

 赞比亚宪法发展综述:2008

四、年度宪法学学术活动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活动

 地方宪法学研究会学术活动

 年度其他重大学术活动

五、年度宪法学研究相关参考资料

 一、学术著作目录

 二、教材目录

 三、年度期刊论文目录

 四、博士论文目录

 五、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

书摘插图

一、年度论文选编

宪法学60年发展经历

许崇德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质的变化。我所从事的专业中国宪法学同样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过程。对于这个过程作一回顾,必将有助于发现宪法学在我国生长和走向繁荣的历史轨迹,从而对未来的发展会有所借鉴和启迪,所以是有益的。

中国宪法学所走过的60年,若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分水岭,可以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时期。总的来说,前30年是曲折的、缓慢发展的时期,而后30年则是较快地走向繁荣发展的时期。

现在,先简述中国宪法学的前30年。这前30年又可以细分为下列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4年):

1949年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新的宪法学的开始。当然,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在中国清王朝末年,随着宪法问题在中国的提出,有的学者就关注这个问题并对宪法展开研究。其中有的介绍外国,有的论述中国,有的研究“比较宪法”,也有的翻译外国的宪法书籍。总之,宪法学科在那个时候可说是已经有了。这从迄今遗留下来的一些旧的宪法著作,足可以得到证明。

……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