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法制中国30年:重大事件回放与述评

发布日期:2010-04-01   作者:刘维林,席文启 主编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2008年11月   点击量:838

内容简介

为了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特别是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我们编辑了《法治中国30年——重大事件回放与述评》一书。本书从思想观念、重要法律、组织制度、法制教育、案件案例五个方面勾画了30年法治中国的轮廓和轨迹。内容特点上以重大事件为纽带,选取30年法治中国具有标志性的事件,权威性、历史性、可读性都很强。写作体例上,采取事件回放与权威述评相结合的方式。事件回放,重温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再现历史原貌,展示共和国法治建设进程的关节点;权威述评,全面回顾当时的权威分析与评论,阐述事件的重要意义及历史影响,给人启发,引人思考。特别是全书最后的事件与案例,为世人所关注,令人回味无穷。总之,本书不是学术著作,不是学理探讨,而是以事说理,事理交融地展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脉络,昭示法治中国30年的巨大进步和超越,预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美好未来。

目录

序言

思想观念篇

1.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目标

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3.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党与法的关系

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确立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

5.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法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党的十二大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6.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明确法制建设与改革的关系

7.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党的十四大确定民主法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8.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确定治国基本方略和现代化建设目标

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六大确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总原则

10.“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人宪法 ——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

11.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国务院提出建设法治政府10年奋斗目标

1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党执政方式的完善提上议事日程

13.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党对民主法治的重要性认识不断增强

14.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15.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的十七大对权力制约监督思想的新深化

重要法律篇

16.七部重要法律一次通过——奠定改革开放的法制之基

17.1982年宪法及四次修改——与时俱进的宪政之路

18.民法通则——一部历史性的基本法

19.义务教育法 ——法律为义务教育提供保障

20.行政诉讼法——法律为“民告官”撑腰

……

组织制度篇

法制教育篇

案例案例篇

后记

书摘插图

思想观念篇

导语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飞速发展的30年。从人治到法治,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政策主导到依法办事,从轻视个人权利到人权写入宪法,无不昭示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巨大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进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这巨大变化的背后是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和法治意识的深入人心,这是促进政治文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然,30年来法治观念的迅速变化也与“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密不可分。邓小平曾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的上述思想,在党和人民中形成了广泛高度的共识,并在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具体而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还提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和要求。此后,我们党日益重视法制建设,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必须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把民主制度化和法律化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鲜明地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