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民主法治之道

发布日期:2010-04-01   作者:李林,胡水君 编著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点击量:612

内容简介

《民主法治之道》,是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室初创50周年暨正式成立30周年的学术文集,收录了曾经或正在法理学研究室工作的学者公开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之类国内一流学术刊物上的18篇学术论文和1篇书评。这些论文主要涉及法理学研究中权利、民主、法治和法学四个论题,体现了法理学研究室学者长期以来对道、政、法、学的领悟和研究,以及秉承根本道理从事学术研究、探求政道法理的历史传统,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录

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民主与法治

法律的理想

现代法治的困境及其出路

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民主政治下的为民之道——对政治、行政及其关系的一个分析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

香港与中央的"违宪审查"协调

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民本和民权:中国权利话语的历史基础

论人权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人权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法治社会中的权力和权利定位

公法权利的实践——结社现象的法学意义

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

自我救济的权利

批判法学评析

中国现代法学之道:价值、对象与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史事简编

书摘

法治是什么?——渊源、规诫与价值

法治是法律史上的一个经典概念,也是当代中国重新焕发的一个法律理想。作为经典概念,法治蕴涵隽永,然幽昧经年,即便在标榜法治传统的两方亦不曾有过一个公认的定义。作为法律理想,法治为制度注入锻骨强魄的理性,为学术提供激浊扬清的活力,然又因承载过多的政治意愿和社会情感而臃杂不纯,以致时常被曲解。因此,当我们在结束“文革”、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后又一次高扬法治旗帜之时,不妨平心静气地问一问:法治究竟是什么?这样,或许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朝向法治的各种努力的历史与逻辑定位以及所处语境的特殊性,使我们的法治理论和实践皆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一、法治的历史渊源

法治首先是一个历史概念,或者说,法治应该首先被看做人类的一项历史成就。这种黑格尔式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法治概念的背景和基础。追寻法治的源头,应该从亚里士多德说起。在《政治学》里,亚里士多德说:

若要求由法律来统治,即是说要求由神祗和理智来统治;若要求由一个个人来统治,便无异于引狼入室。因为人类的情欲如同野兽,虽至圣大贤也会让强烈的情感引入歧途。惟法律拥有理智而免除情欲。

……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