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制度与社会冲突

发布日期:2010-04-01   作者:(美)奈特 著, 周伟林 译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点击量:692

内容简介

世界上任何地方,人们只要想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社会制度就必然存在。成为一个群体或者社会的一员,也就必定要生活在一系列社会制度之中。社会生活中的很多基础性问题都会促使我们去研究这些制度所起的作用。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多社会制度,为什么它们在某个社会中以一种形式存在,而在另一个社会中却呈现出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它们是怎样发展演变的,制度的形式为何变迁以及它们是何时改变的?

在本书中,作者杰克·奈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这些问题。首先,他对很多制度变迁理论,从亚当·斯密、休谟、马克思及韦伯的古典学说,到当代的进化论方法、社会习俗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的评论。其次,他创建了一种关于制度变迁的新理论,强调了社会制度的分配效应。他的首要重点在于构成社会基础的非正式习俗和准则的自发形成。这种自发形成被解释为分配;中突的一个副产品,即为了解决分配;中突问题,社会中不对等的力量导致了各种制度解决方案。其次要的研究重点,在于这些非正式规则的稳定性,以及在关于正式制度的讨价还价过程中引入“国家”这个行为人所产生的效应。

奈特援引的例子来自各种不同种类的社会制度:时空度量,产权,家庭、性别和种族关系,经济组织形式,社会团体,政治制度,以及国际组织和条约。本书对于社会科学家、政治学和社会学学者、哲学家、法律学家以及任何对制度变迁抱有兴趣的读者都会有所助益。

作者简介

杰克·奈特研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流学者,曾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他以其独特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律等学科领域,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主理论、法治、司法决策以及制度形成与变迁理论的论文,学术成果具有开创性。主要著作包括《制度与社会冲突》、《解释社会制度》(与伊塔·塞尼德合著)和《正义的选择》(与李·爱泼斯坦合著)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导言

 制度变迁的经典学说

 制度变迁的当代理论

 理性与社会制度

 本书提纲

第二章分配冲突的至关重要性

 社会制度的利益

 理性与制度利益

 社会制度的分配概念

第三章制度和策略选择:信息、制裁和社会预期

 策略决策的复杂性

 制度和社会预期

 社会制度理论的含义

 最后的说明

第四章社会制度的自发形成:当代制度变迁理论

 进化论的解释逻辑

 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

 结论

第五章社会制度的自发形成:形成和变迁的协议理论

 制度的形成:协议与力量的不对等

 一个比较分析:财产分配规则的出现

第六章稳定与变迁:关于正式制度的冲突

 非正式制度的稳定性

 国家以及正式制度的冲突

 制度的策略性选择:结果的比较

第七章结论

 解释的问题

 论证的问题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译后记

书摘

第一章 导言

世界上任何地方,人们只要想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社会制度就必然存在。我们在处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之时,将各种社会制度创造出来,包括从最简单的一直到最复杂的各种制度。从政治决策到经济生产和交易,再到管理个人关系的规则,制度安排为这些社会互动的开展建立了框架。成为一个群体或者社会的一员,也就是要生活在一系列的社会制度当中。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制度的种类。在社会最基本的层面上,一系列社会习俗、规则和准则,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重大的和多种多样的:它们构建了男女和家庭生活日常事务之间的关系;它们确立了邻里或社会成员之间的行为准则;它们还成了代际间社会知识和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来源。简言之,这些非正式习俗,构成了大量的正式制度组织和影响经济及政治生活的基础。从小商号到跨国公司,经济组织不管是小小的车间还是跨国公司,都受到制度框架的制约。从更大的层面上说,经济市场本身,就是由包括定义经济交易的产权体制在内的制度所构成的。从街道组织到国家政府,政治决策都是由制度规则和程序所建构的。在多数国家里,这些政治制度的建立是由宪法规定的,宪法或许是国家层面上所涉及范围最广的制度形式了。很多经济和政治制度通过法律实施来支持,而法律本身就是一种最具普遍性的制度形式,在许多重要方面只是非正式习俗和准则的正式化。最终,一套不断发展的国际惯例以及准则、条约和规则,影响了从国际贸易到战区交战规则的方方面面。

……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