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知识分子与人文

发布日期:2010-04-07   作者:邵建 著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10月   点击量:674

内容简介

知识分子批判应该是一种“负责任”的批判,它不能出于一己之快,也不能仅仅满足道义激情,更不能出风头一般抢占道德制高点。知识分子作批判发言时,需要清明的理性、知识的底予、专业的水准,如不具备,宁可闭嘴。否则,知识分子批判不仅谈不上知识质量“从而使批判力度缩水”,反而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误导,甚至反作用。

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主要就在于它的批判性,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大致是一个批判角色,知识分子在公共领域中的作为,更多也是批判作为。

作者简介

邵建,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老师,任教之余,读书写作。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事知识分子研究。本世纪以来,以胡适与鲁迅为个案,从思想史角度作胡、鲁比较研究及胡适研究。著有《瞧,这人——日记、书信与年谱中的胡适》、《知识分子与人文》、《文学与现代性批判》等。

目录

代序:一个需要不断阐释的对象——知识分子

上篇知识分子论

一走向那诱人的地平线

1.一个“空洞的能指”

2.从“两层分立”到“三元并立”

3.双重分离的难题与困境

二“政统”与“学统”之间

1.文化划分的依据

2.“政统”与“学统”之间

3.从“合一”到“分流”

三“把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

1.“知识分子”与“批判”

2.知识的批判与批判的知识

3.知识分子的批判所指

4.批判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四专业、职业与志业

1.“合流中的分流”

2.“一级划分”和“二级划分”

3.“知识分子”三型

4.“知识分子”是怎样形成的

五于“后学”与“人文”之外

1.世纪末的思想弧

2.后学“后”的是什么

3.“人文”的问题在哪里

4.何谓“知识分子立场”

六“知识分子死了”

1.不应被搁置的“自我批判”

2.自我批判之一:“知识的批判”

3.自我批判之二:“角色的批判”

4.人格形象的转换

七从柏拉图的“洞穴叙事”开始

1.问题的提出

2.“洞穴叙事”与“有机知识分子”

3.“有机知识分子”的伦理问题

4.有机知识分子的“社会伦理”批判

5.有机知识分子的“历史伦理”批判

6.作为“反面”形象的知识分子

……

下篇人文论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