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

发布日期:2010-07-06   作者:郑大华,邹小站 主编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   点击量:834


内容简介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思潮或者说是思想趋势,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对中国近代思想及各派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时,民族主义话题也是近些年来国际思想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研讨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近代思想史,对于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民族主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的27篇文章分别就民族主义的概念与思想内涵、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历史生成、发展脉络、类型特点,以及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的历史与思想,尤其是与近代中国的激进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思潮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中国近代思想家的民族主义思想与活动、一些重要报刊的民族主义思想倾向和主张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许多观点都是发前人所未发,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这是一本高质量的全面系统探讨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学术论著,值得一读。

目录

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的对话

略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

民族主义、民族建国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中国民族主义、保守主义与现代性

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

对中国近现代文化民族主义的省思

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

晚清的民族主义(18951911):以章炳麟为中心的观察

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

严复与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比较论

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探索

从民族主义到自由主义:陈独秀国家观的第一次转变及其义涵

从民族意识之培养到民族国家之建立

张学良的民族主义思想

文化民族主义:“战国策派”与文化重建

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自由主义者眼中的民族主义

试论20世纪40年代后期自由主义者的民族主义取向

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

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

清末“尊黄”思潮与民族主义

门罗主义与清末国家民族认同

论斯宾塞竞争进化论在中国的影响

从保存国粹到整理国故

一桩隐藏在“取缔规则”背后的政治交易

废约运动与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

近代中日关系与中国民族主义

附录一 “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附录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论文目录(二)

后记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