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吴江文稿(上中下)

发布日期:2010-07-06   作者:吴江 著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点击量:560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改革开放时代的作品。收入本文集的作品共分八编:第一编,“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集中若干有关论文,包括参与真理标准讨论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一文。第二编,“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沟通论”。收入有关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改革开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的若干论文。第三编,“思想力的源泉——哲学专题十九讲”。第四编,“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研究——儒家学说述评”。第五编,“史学篇”。收入有关史学论文(包括论述法家学说和南宋浙东史学等文章)和对近代若干历史人物的评论。第六编,“冷石斋杂论”。包括学术性的和政治性的。第七编,“冷石斋随笔”。第八编,“冷石斋拾遗”。这里收入“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特点”一篇,摘自1958年所写《中国资本主义改造问题》一书。这是仅保留的“文革”前所写的一篇作品,因其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足以窥见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的一个深层原因。

作者简介

吴江,191711月(旧历)生于浙江省诸暨市。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从事基层农会工会工作。五六十年代,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党刊《建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专职编委。“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劳动。1977年复出任职中共中央党校。党校由党中央主席兼任校长,而由副校长胡耀邦主持日常工作。作者任职哲学教研室主任、理论研究室主任、第一副教育长及党校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1982年离开党校;后又短期挂职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于1990年离休。曾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代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从事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主要著作有:《工农联盟问题》、《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改造问题》、《论无产阶级专政》、《历史辩证法论集》、《认识论十讲》、《当代社会主义若干问题》、《民主与政党》(与牛旭光合作)、《十年的路——和胡耀邦相处的日子》、《中国的新路》、《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研究——儒家学说评述》、《社会主义前途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大史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沟通论》、《冷石斋沉思录》、《吴江论集》、《旅港时评》、《政治沧桑六十年——冷石斋忆旧》、《思想力的源泉——哲学专题十九讲》、《冷石斋杂论》等。

目录

第一编 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

本编序:吴江老矣,犹著新书(邵燕祥)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如何防止灾难性历史的重演?

苏联倾覆和社会主义前途

——19926月在广东一个学术讨论会上的讲

重新研究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探源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大史学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史

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作为社会主义预备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目前所处历史阶段的争论

今天怎样看马克思主义?

——与一位香港友人的谈话

论历史发展的动力

唯物史观的一个重大命题

试解“共产主义之谜

异化思想述评

关于党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关系

——与胡耀邦最后一席谈

附录两篇:

我所经历的实践标准讨论

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追记

第二编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沟通论

中国坚持社会主义会对世界资本主义构成威胁吗?

“一国两制”构想的由来

读《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

——介绍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读《旅英十年》

——兼评资本主义胚胎中孕育新社会因素的现象

回顾四十年前与南共领导人卡德尔的一场论争

——关于世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问题

民营经济未必不能培育社会主义因素

资本主义对政治民主的五大贡献

关于资本主义命运的历史考察

胡绳病中来信和他最后关注的一个问题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第三编 思想力的源泉——哲学专题十九讲

再版前言

第一讲 哲学和其他科学的关系

第二讲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讲 哲学史卜唯物论和唯心论的论争

第四讲 辩证发展观

第五讲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第六讲 历史唯物主义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核心?

第七讲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第八讲 关于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一致

第九讲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认识论导言

第十讲 可知论与不可知沦

——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

第十一讲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

第十二讲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第十三讲 认识的发展过程

第十四讲 真理与谬误在认识中的互相对立与互相包含

第十五讲 跨人辩证思维领域

第十六讲 认识的全面性

第十七讲 分析与综合

第十八讲 用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握具体真理

第十九讲 工作方法论

第四编 中国封建意识形态研究——儒家学说述评

再版前记

开篇

第一篇 中国古代社会的深层结构

第二篇 孔子学说以礼为首

第三篇 学竞君择,适者生存

——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

第四篇 儒学独尊以后的道家学说以及缘何衍化出一个道教来?

第五篇 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的历史面貌(上)

第六篇 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的历史面貌(下)

第七篇 儒学在中国民族交融中的作用

第八篇 封建社会的解体与儒学统治地位的终结

终篇

读后感(王春瑜)

第五编 史学篇

为什么要特别看重史学?

法家学说的历史演变

南宋浙东学术论稿

浙东史学的异彩

——传统史学的现代价值

读史明道

中华民族凝聚力来自何处

漫谈中华民族多元统一体的形成

平心论胡适

从胡适说到周作人

从周作人说到郁达夫

向舒芜先生再进言

陈寅恪与中国传统史学的由旧入新

——兼谈陈寅恪的不宗奉马列主义说

附录:陈寅恪考证《桃花源记》

新儒家事功主义者梁漱溟

林则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抗英的民族英雄

——为香港主权回归而作

谈中国传统文化

二谈中国传统文化

考据之学未可废

宋代为何凝聚起一座文化高峰?

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新文化运动始于何时?

从西欧文艺复兴史看中西文化的差距

读《全球通史》感言

从王国维论周末思潮说到齐稷下学

爱国历史学家连横先生

从台湾的历史与现实看中国人的海洋观

——读《台湾历史纲要》

第六编 冷石斋杂论

说政治

纪念胡耀邦九十诞辰

谒胡耀邦陵园记

《十年的路一和胡耀邦相处的日子》序言

《中国的新路》重版说明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论稿

“实践标准”讨论的来龙去脉补记

文化现象杂说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秦川谈习仲勋二三事

一代军事奇才刘伯承

附录:从刘伯承元帅拒看战争片说起

可敬的蔡夫子

一个加入美国籍的真正中国人

——兼谈所谓“绝对真理”

茫茫世界,“绝对真理”何处寻?

——病中随笔

一道必须破解的“哲学难题

——也谈“和谐社会”问题

国学小议

国学再议

论中国缩小地区差距问题

21世纪中国大市场重心将逐渐向中西部转移

附录:可怕的是思想贫困

中国社会名流皈依佛教现象剖析

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

政治·宗教·科学

关于人的生死观

——病中随想

自由新论

中国知识分子的特点和境遇

我与《红楼梦》

——读冯其庸的《重校评批(红楼梦)》

评所谓“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

——求商于余英时先生

香港文化认同问题

历史上日本的国教和日本裕仁天皇

亚洲国家对日本的军事动向切不可掉以轻心

美国的世界支配地位正在走向终结吗?

——英国《情报背景材料》一篇文章述评

请读麦克纳马拉的回忆录

山姆大叔,您走好!

第七编 冷石斋随笔

第八编 冷石斋拾遗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