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民生 发展 法治

发布日期:2010-10-28   作者:黄立群 主编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4月   点击量:729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来自上海依法治市实践第一线、融理论研究和实践智慧于一体的成果集,从2002年以来,类似的成果集已经是第七本了。从本书57篇研究报告的选题看,涉及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民主立法和公共政策制定、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公正司法、法律监督、基层依法治理、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等依法治市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报告的内容看,许多作者结合诸如反腐倡廉机制建设、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社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农村耕地租赁纠纷应对、改善民生和社会矛盾化解等当前社会建设与治理中的热点难点展开研究,体现了研究者关注上海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及其热切希望为上海科学发展和依法治市各项工作贡献心智的拳拳之心。其中,很多真知灼见和实践经验可以成为全面推进上海依法治市工作的借鉴。

目录

序:坚持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市

论文篇

我国地方人大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后评估为例的分

行政诉讼和解机制的探索与构建

论量刑裁量权之检察监督

新劳动立法对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影响与应对

党代会常任制研究

非公企业的特点及党建工作规律研究

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节选篇

国家工作人员腐败防治机制之完善——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近五年贪污贿赂案例分析为视角

问题与出路:我国反腐败现状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地方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程序及保障制度研究——以政策方案预评估制度建设为视角

撤诉案件实现案结事了的若干制度构想

社会信用及其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显示全部信息

部分章节

论文篇

我国地方人大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后评估为例的分

三、地方人大立法后评估制度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模式——以上海市为实例的分析

20053月,在上海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在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强立法的后续工作,注重立法的质量评估”,将立法后评估工作列入2005年常委会的工作要点。2005729日,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决定于20057月起,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保护条例》)作为首次立法后评估的对象,开展为期半年的立法后评估。经研究论证,确定把法规实施的绩效及法规中各项制度设计和程序规定是否需进一步完善作为评估的主要内容,并确定了执法部门评估、委托相关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向社会公众开展问卷调查、专题调研、邀请市人大代表参与的评估方法。经评估认为,该条例的立法目的基本实现,同时存在若干需要重视的问题。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了这项评估活动的报告,并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方案》转送给市政府办公厅及有关委、办、局,相关区人大常委会,要求各有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这一规范化的立法后评估是上海市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首次尝试,全国人大领导充分肯定了上海地方立法的这一创举,国内各新闻媒体及时作了相关报道,并发表了为数不少的评论文章。不少省市纷纷前来取经,并相继开展了立法后评估活动。

……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