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史

发布日期:2010-10-29   作者:尹世洪,朱开杨 主编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点击量:549

内容简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本书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其发展和作用的全过程。

繁荣社会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也是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发展和繁荣的过程。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集中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社会科学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创新,“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呼唤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呼唤着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换言之,没有社会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也就没有社会科学真正的发展和繁荣。理论贵在创新,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执着的追求和艰辛的探索;理论重在创新,创新需要有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理论功在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成果,才能探索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启示实践、指导实践

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

引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

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精髓

二、列宁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和论和国家学说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雄形

一、中国近代历史的昭示

二、工农运动和工农政权

三、红色政驻的星星之火

四、苏维埃制度和宪法大纲

五、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设想

第二节 向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过渡

一、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的发展

二、第一届政协会议和新中国成立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显示全部信息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