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

发布日期:2011-05-03   作者:刘海年,李林,张广兴 主编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   点击量:498

编辑推荐

中国法治论坛·依法治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千19962000年先后五次主办全国研讨会,围绕依法治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依法治国与珐律俸系构建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刘海、年刘瀚、李步云、信春鹰、李林等学者担纲主编,将研计会论文撷选出版。这几部文集出版后,在传播法治理念、深化法冶研究促进法治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30周年,纪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成立50周年,现将五部文集怍为‘中国法治论坛”的特辑出出版。依法治国系列文集的再版,对于总结中国特色依法治国的历史经验、推进当代中国法治改革和发展,对于垒面落实靠法冶国基本方略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法治是防止权力腐败的利器。如何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 通过法律和制度的规范及其机制遏制权力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是中国改革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本书力图探讨权力腐败的成因论证法治防腐惩腐的机制.阐述廉政法治建设的机理对加强中国廉政法律体系及其制度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对策支持。

目录

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代前言)

论反腐败与渐进式改革

历史“遗产”与转型期的腐败

腐败产生复杂原因的哲学思考

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集体腐败探析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成因探析与对策建议

反腐败与中国法治品格的塑造——刚性法治能力的形成所面临的问题

贯彻十五大精神,开创廉政建设新局面

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

不发达国家经济加速发展过程中的腐败问题研究…

法治与反腐倡廉

依法治国方略与为人民服务宗旨——兼论廉政建设的根本标准

论依法惩贪的策略选择

论法律对行政的综合化控制——从传统法治理论到当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论反腐败与渐进式改革

反腐败是世界性的课题。人们通常认为腐败主要是第三世界的罪恶。可实际上,从巴黎和布鲁塞尔到东京和汉城,腐败丑闻的不断出现已纠正了人们的认识。当今世界,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权力腐败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腐败,使许多国家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冲突频仍,政局动荡,同时,还使经济生活受到许多不利影响。为此,各国纷纷寻找反腐败的对策。199712月,工业化国家还在巴黎签署了《反贿赂条约》。为了促进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反腐败的有效性,本文试图结合国外有关反腐败的经验,就腐败的危害、腐败与改革的关系、遏制腐败的对策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 要充分认识腐败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腐败”的定义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其实不然,在不同的国家,腐败可能含义不同。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群体内,所作的解释也会有差异。

腐败通常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利的行为,即以权谋私,公权私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这种定义。比如,费里德里克(CFriedrich)就指出,在一个特定社会内,为了私利而利用公职并不始终被广泛地认为是腐败,尤其是如果一个人在谋取私利的同时,对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许多公民将认为这种行为至少是可接受的,有时“仅是报偿”。

由于腐败的抽象定义及其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一些学者粗略地把腐败区分为“有利的”、“有害的”和“模棱两可的”。例如,卡策内林博根(AKatsenelinboigen)确定了腐败的两种基本类型:

1.对社会的有害影响不确定的行为。根据卡策内林博根的说法,这种腐败形式涉及修订现存体制,使这种体制中的人们的有关行为合法化。

2.显然有害社会的行为。这种行为应被视为腐败和犯罪。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