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法理学(第二卷)

发布日期:2011-05-04   作者:(美)庞德 著,邓正来 译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点击量:772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诸种法律理论、法律的性质、法律与道德——法理学与伦理学等内容,供广大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邓正来。1956年生。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名誉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创办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和((中国书评》。《中国社会科学评论》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科学和知识社会学,侧重西方自由主义的研究。主要论著有(《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自由与秩序:哈耶克社会理论的研究》、《哈耶克法律哲学的研究》、《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邓正来自选集》、《自由主义的社会理论》、《规则·秩序·无知:关于哈耶克自由主义的研究》等;主要编著有(《国家与市民社会》(与亚历山大联合主编)、《中国书评选集》等,主要译著有《法律史解释》、《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主编兼主译)、《民主、宪政、对外事务》、《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主译)、《哈耶克论文集》和《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等。

目录

迈向全球结构中的中国法学

——庞德《法理学》(五卷本)代译序/邓正来

序言/罗斯科·庞德

第二卷

 第三部分 法律的性质

  第九章 诸种法律理论

   第47节 法学家试图定义的是什么?

   第48节 一种法律体系的两种要素

   第49节 古希腊人对法律的定义

   第50节 古罗马人对法律的定义

   第51节 法律概念和法律定义的发展

   ——从注释法学派(12世纪)到格老秀斯时代(17世纪)

   第52节 法律概念和法律定义的发展

   ——从格老秀斯到康德(17世纪和18世纪)

   第53节 法律概念和法律定义的发展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