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奥斯维辛之后

发布日期:2014-06-18   作者:邵燕祥 著   文章来源:人大研究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点击量:3935

内容推荐

奥斯维辛是纳粹希特勒所设的一个很有名的集中营。书名借用“奥斯维辛之后”,即指人类一次重大灾难之后。作者的视野从中国扩展到外国,“以天地之心为心”,对国际事物见解独到。这些涉外文字,时生悲悯,时生义愤,还有不少疑窦,形成“国际题材”的随笔杂文。语言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

邵燕祥,诗人。1933年生于北平。浙江萧山人。北平中法大学肄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著有诗集《到远方法》、《在远方》、《迟开的花》,有《邵燕祥抒情长诗集》。邵燕祥,当代诗人,193 

目录

自序

《远大天边·前言》(代序)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

希特勒焚书六十周年

反法西斯

又见卐字

暴行不须假设

“杀手无罪”论

又见打手

五十年前“孽债”

一幅画前的两种爱国心——夜读抄

遗嘱·遗产·后遗症

读书读报弊论

从“徘句事件”说起——夜读抄

儿女情累

显示全部信息

版权所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人大研究》杂志社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网站信息管理系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人民路9号

邮编:730046

电话:(0931)8921135,8921136

传真:(0931)8921136

备案信息:陇ICP备17005345号-1

建议使用: 1024*768分辩率

技术支持: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技术支持电话:0931-8887734-87